懂生活的人,早把人生调成了“飞行模式”


纪录‍‍‍‍片《人间世》里有一句话:“中年人就像一根蜡烛,两头都在烧。”
的确,人到中年‍‍‍‍,上有老,下有小,一家人的生活都落在中年人的肩上。
人到中年,无论是谁,都有力不从心的时候。
当内心烦躁、感到焦虑的时候,不妨屏蔽掉一切外界的干扰,开启人生的“飞行模式”。
白岩松曾说:“我们之所以活得很累,并非生活过于刻薄,而是我们太容易被他人的情绪左右。”
有时候,真正击垮我们的,往往是来自外界的噪音。
心理学上有一个

效应,叫作“巴纳姆效应”。

它是指人们很容易受到周围信息的干扰,当用这些外在的评价来审视自己的时候,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与否定。
如果我们不能屏蔽这些外界的噪音,专注自己,就很容易陷入“巴纳姆效应”的陷阱:
自己的情绪,被别人的喜怒哀乐控制;
自己的节奏,被别人前进的步伐影响;
自己的意见,被别人强硬的态度左右……
如果把大脑比作一台电脑,那么这些杂念和干扰,就侵占了我们太多的内存。
久而久之,自然感到运行卡顿,疲惫不堪。
一位曾患有抑郁症的妈妈,因为家庭事业矛盾不断,几度崩溃。
当她陷入低谷时,在女儿身上,看到了问题的解答方式。
有一次,老师当着她的面,斥责女儿:“校服不穿,你买来干什么?”
没想到,女儿淡定地说:“老师,对不起,我和妈妈今天都忘记了,明天一定记得穿。校服是你让买的,买来是为了穿。”
不卑不亢、逻辑缜密、有理有据。女儿离开学校后,也完全没有被影响心情,这件事就此揭过不提。
家里的长辈把气撒在女儿身上时,女儿说:“奶奶你不开心应该做让自己开心的事,惩罚我是不会让你开心的。”
说完就自顾自地继续玩耍,完全无视屋内的低气压。
女儿从不因别人的刁难而自我内耗,小小年纪,就把生活的审判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和女儿的相处,也将这位妈妈慢慢拉出深渊,她发现:原来,划清自己和外界的界限,钝感一些,生活也就轻松一些。
李筱懿曾说:“内心强大,能有所建树的人,屏蔽力都很强,早早掌握了生活的主动权。”
太过在乎外界的声音,往往会忽视自己的内心。
此时,不妨试着开启“飞行模式”吧。
梳理清楚自己的人生,给生活做做减法。
不在意,不顾虑,不内耗。
在大千世界里,保有自己的一个小世界。
听过这样一句话:

 

一个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自己是谁,自己想成为谁,比什么都重要,这些要比别人如何看待他更重要。
别人的看法终究只是别人的看法,自己迈步的方向,才是灵魂最终的归处。
孔子称赞弟子颜回:“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”
《月亮与六便士》中的主角斯特里克兰德,正是这样一个忠于心之所向的人。
斯特里克兰德曾是一位成功的证券经纪人,收入稳定,工作体面,家庭美满。却在40岁,选择放弃社会地位,名誉财富,前往巴黎追求艺术梦想。
周围人对他的行为,或嘲笑,或不理解,他全不计较。他不为功成名就或物质回报,也不在乎最后的结果,只为心中对于艺术的热爱。
这个过程是艰辛孤独的,但他心中是无比愉悦快乐的。
他说:“我必须要画画,这由不得我自己。一个人要是落了水,他游泳好不好无关紧要,反正他得从水里挣扎出来,不然就得淹死。”
身患重病,双目失明,他依然画笔不辍,在生命的最后,献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巨型壁画。
于斯特里克兰德而言,充满六便士的现实世界是枷锁,世界的纷扰与他人的批判,都不足以让他驻足停留。
那个使他落魄的梦想,才是拼尽全力也要追逐的月亮。
蔡崇达读完这本书后说:“这本书让我明白,如果我一辈子不忠于自己内心的声音的话,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开心。”
凡心所向,素履以往,生如逆旅,一苇以航。
违抗内心的声音,就相当于背叛自己。忠于灵魂的方向,才能收获真正的快乐。
《无声告白》里有句话:“我们终其一生,就是要摆脱他人期待,找到真正的自己。”
不妨试着开启“飞行模式”,专注于当下,聆听内心的声音。
看过这样一个故事,感触颇深:
两个生活在贫瘠山村的年轻人,不甘心一辈子留在村里,想要去大城市过上体面的生活。
一个梦想着发大财:把山货卖出黄金价,在山洞里发现宝藏,或是天上掉馅饼,于是整天游手好闲。
另一个是位木匠,他踏踏实实地做着自己的木工活,每天早出晚归。
梦想发大财的年轻人经常讥笑木匠,嫌他呆头呆脑。
木匠不理他,只管埋头做好自己的事情。
一晃十多年过去,木匠的手艺越来越好。
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。后来,一个城里人看中了木匠的手艺,他们合伙开店,做出的家具在城里大卖。
没过几年,木匠就在城里安了家,过上了幸福的生活。
而那个只想凭空发大财的年轻人,还在山里做着他的美梦。
正如《劝学》中所说:
“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,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。”
成功不是一蹴而就。成功的背后,是锲而不舍和精益求精。
真正的聪明人,都懂得下“笨功夫”。
深耕自己,是为未来的人生造势。
1982年,作家路遥的小说《人生》被改编为电影后,轰动全国,路遥也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名人。
无数的信件从四面八方涌来,登门拜访者络绎不绝,刊物约稿、电影制片厂约谈接连不断。
可不论别人如何赞誉,路遥心里始终还有一个目标。
他想起了曾经的那个念头:这一生如果要写一本自己感到规模最大的书,或者干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,那一定是在四十岁之前。
于是,在功成名就之时,路遥再次把自己投进“严峻的牛马般的劳动”——去写一部浩瀚的长篇小说。
为了这部小说,他进行了长达三年的准备,走访乡村,搜集素材。
为了静心创作,路遥拎着两大箱资料和书籍,搬到矿上住。小说主人公孙少平有很长时间的矿上生活,这也是路遥体会人物的一个“笨办法”。
矿上生活艰苦,六年间,他每天从中午写到凌晨。
日夜颠倒的创作击垮了他的身体,他曾多次吐血、住院,身体“像弹簧整个被扯断”。
医生让他停止高强度的工作,可他从未有过一丝动摇。
他说:“只要没有倒下,就该继续出发。”
最终,他完成了百万字的巨著《平凡的世界》。
这部饱含心血的作品获得了茅盾文学奖,受到前所未有的欢迎。
钱学森说:“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神殿门,不要失去信心,只要坚持不懈,就最终会有成果的。”
当我们认准了某个方向,持续努力下去,一定都会获得命运的馈赠。
打开“飞行模式”,深耕自己,是为前方的柳暗花明布局。
叔本华曾说过:“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,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。”
世界纷繁复杂,身处其中,不免被喧嚣干扰。
试试开启人生的“飞行模式”,给自己寻得一份宁静。
于安静中探寻自己,于岁月中修炼自己。
文末点个“在看”,愿你穿过生活的喧嚣,去奔赴属于自己的那一片璀璨。

 

作者 | 如登,来源:读者(ID:duzheweixin)

主播 | 紫陌,微信公众号:紫陌讲故事。

图片 | 视觉中国,网络(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

 

▼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

 
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